面对微信小程序的威胁,支付宝立马推出支付宝牌小程序,是跟风还是蓄谋已久?

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马云爸爸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了。
微信和支付宝的竞争由来已久,就像kfc 的五十米内一定会有麦当劳一样,没出两天,支付宝放出风来,“支付宝”牌小程序也要来了!
说起这事,马云爸爸定是要痛心疾首,从2015年春节开始,风向似乎就变了,支付宝一直在被微信牵着鼻子带节奏。微信春节抢红包,支付宝不甘示弱集五福;微信有朋友圈,支付宝有生活圈;甚至连蚂蚁森林,看着都那么像“偷菜”。
“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微信继“红包策略”入侵支付领域后,时隔两年,又一次迈出新的步伐,推出“小程序”,指向电商领域。如果真的让其借由小程序连通线上线下场景化营销,阿里巴巴将会收到很大的冲击。
1、用户使用习惯:微信支付的用户来自社交:微信的用户量超过6亿,日活量超一亿;支付宝的用户只要来自天猫和淘宝的交易平台;用户每天都溺于微信使用,在支付的功能上,也爱屋及乌,顺手在微信里把钱支付了,而不是切换到支付宝。支付宝作为工具,就处于并非无可替代的尴尬处境,且完全无力可反驳。总结:所以用户可以一天不淘宝但是不可一天不微信,微信支付的粘性要高于支付宝。
2、场景应用:2015年春节绑定了2亿张银行卡,干了支付宝8年做到事情。微信以红包场景切入,后续和滴滴打车、大众点评、京东合作,添加出行、饮食、购物的支付场景。二维码支付更是加强了微信在o2o市场的格局。支付宝2003年出现,长期的发展几乎覆盖的所有的支付场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支付的需求,用户已经养成习惯。形成了行业壁垒,所以即使在微信支付的冲击下,市场份额仍然在80%左右。总结:即使支付宝覆盖的场景很全面,仍然受到微信支付的社交场景的猛烈冲击。
3、商家营销的效率问题:微信服务号和支付宝服务窗口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商家营销资讯和优惠券等。但在微信中,用户顺手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触发病毒式传播,而支付宝虽然增加了好友列表,并没有多少人实际会去维护并使用这个列表,更不用说分享了。微信由此产生微商,就是基于朋友圈分享而产生的商机,微商成就了一大批人,而支付宝没有产生实际性的商业模式。
尽管目前微信小程序是爆款,但不看好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少人指出,小程序,不支持模糊搜索,不支持朋友圈分享等等,这摆明是不想让人好好用。
支付宝的“小程序”公关也对外宣称,支付宝小程序会做流量分发。言外之意就是,亲,先别忙着在微信那边做开发,支付宝这边的平台更好,可以帮你的小程序做“应用推荐”哟,曝光率更高哦。
在小编看来,到目前为止,支付宝团队还没想好为什么要做小程序,以及要做什么样的小程序,就马不停蹄的赶工了。基于围追堵截微信小程序的条件反射,本能的在采取防守反击。一些吃瓜群众,还没有看清楚微信小程序,就急忙表态,无论是跟风还是抹黑,不能急于下结论。
相比支付宝团队,笔者认为,张小龙领衔主演的微信团队,他们简直是理性到可怕的大魔王,每一步都似魔鬼的步伐。“小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将微信打造成“入口”。他们的目标对象,不是app,不是支付宝,而是完成自身从工具到平台的转型。他们眼里没有对手,只有自己要达成的目的。
微信小程序更加的开放,支持用户自己编写小程序,甚至针对不会编写代码的用户,微信也是非常贴心的提供了门店小程序这个功能,本质上还是扫码二维码,只是二维码从方形变成了圆形;或者通过附近搜索到相关的门店小程序。
支付宝小程序相对就封闭一些,不支持用户自己编程。但是支付宝的应用场景比微信更加广泛,商家无需在门店或者各种宣传资料上布置更多的二维码,只需亮出自己的logo,即可在不同的场景为用户展示不同的内容。
在pc时代,阿里和腾讯的正面冲突并不明显,由于基因不同,腾讯强于社交,主营收入来源于游戏,反观阿里,电商自然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不仅提供资讯服务,而且通过社交还顺利连接到商城、游戏、各种o2o服务场景。腾讯在多次电商尝试失败后,于2014年3月选择与中国的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合作,将qq网购、拍拍电商以及物流并入接入京东,微信为京东平台进行导流。腾讯与阿里形成的正面竞争。更让阿里不安的是腾讯的支付也随着社交的力量风生水起。
可以看出,一旦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上线,这场关于巨头之争的战场,必将在线下展开。支付宝和微信的小程序动作,都是为了争夺线下流量。显然微信已经捷足先登了,在用户心中已经播下了小程序的种子。支付宝比微信晚了几个月上线,似乎失去了优势,也有一种跟风倾向。至于后期两个平台如何让小程序发挥作用,还是要看怎么去推广,赢得用户的青睐。
上一个:企业网站建设中需要重视几个基本规则
下一个:暂无
台山网站建设,台山做网站,台山网站设计